
最近俄罗斯的德米特里耶夫专程去了趟美国,这人身份不一般,是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总裁,还是总统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的特别代表。 他一到美国就没闲着,先接受了CNN采访,一开口就明确表示俄罗斯想尽快结束乌克兰冲突,还说希望靠外交方式解决。
这话从俄方代表嘴里说出来,确实让不少关注俄乌局势的人眼前一亮,毕竟这场仗已经拖了挺久,大家都盼着能有和平的苗头。 不过德米特里耶夫也没把话说得太满,他特意提到,想实现和平有个关键前提,必须考虑俄罗斯的核心利益。 而且他还回应了外界对俄军行动的质疑,说驻乌俄军只针对军事目标,言下之意就是俄方不想让冲突再升级。
本来想觉得这波表态能让谈判氛围热起来,后来发现,光有口头信号还不够,双方在实际问题上的分歧还大着呢。 俄军一边说“只打军事目标”,一边还在顿涅茨克推进,这和平信号到底咋看? 德米特里耶夫后来又接受了福克斯新闻采访,这次把谈判框架说得更细了,就三个核心要素,领土问题、乌克兰的中立地位,还有安全保障。 他坦言,俄罗斯愿意接受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,但另外两个问题没得谈。
领土方面,他说冲突开始前,顿涅茨克那些地方的俄罗斯民众遭过乌军袭击,所以这些地区的归属涉及民众利益,俄方不可能让步,中立地位更直接,关系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,乌克兰必须承诺不加入北约。 这话听着有俄方的道理,但站在乌克兰那边,肯定没法轻易接受。 德米特里耶夫说俄军只打军事目标,可就在他访美前后,俄军还在顿涅茨克方向推进,不仅控制了一些定居点,还打击了乌方的基础设施。
这种“一边谈和平一边推进战场”的操作,容易让乌方和美方觉得俄方没诚意,谈判刚有点苗头就容易卡壳。 俄罗斯经济这些年受制裁影响不小,德米特里耶夫还提过想跟美国合作建“普京-特朗普隧道”,大概是想靠能源合作换点制裁缓解,可这事能不能成,现在还没个准信。 德米特里耶夫这次去美国,核心任务就是跟美国政府会谈,解释为啥俄乌谈判拖了这么久。 他说会开好几场会,还有一场计划公开举行,但具体细节没说。
之前有记者爆料,说俄罗斯代表计划跟美国总统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在周六见面,可德米特里耶夫没证实这事,只说会跟特朗普政府的人沟通。 本来以为美俄高层互动能顺点,结果没过多久,特朗普就宣布取消了原定跟普京在布达佩斯的会晤,上周俩人才通过电话定好,这周就变卦了,说以后再安排。 特朗普取消会晤,佩斯科夫轻描淡写“没定时间”,美俄这波拉扯藏着啥心思?
特朗普这波操作把不少人看懵了,有人猜他是觉得谈判时机没到,也有人说他是为了美国大选故意摆姿态。 毕竟快选举了,对俄态度太松,容易被对手攻击“出卖盟友”,太紧又怕把谈判路堵死,影响美国在欧洲的布局,他这处境也是够纠结的。 而俄罗斯那边,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回应挺冷静,说之前没给会晤定具体时间,所以“谈不上打断没达成的协议”,这话听着是给双方留台阶,不想把关系闹僵。
其实不光美俄在拉扯,国际上不少国家都想帮着调解俄乌冲突,可效果一直不好。 之前诺曼底模式重启过,2025年5月在土耳其开了三轮会,最后就只达成个战俘交换协议,核心的领土、安全问题一点没碰,欧洲还出过个12点和平计划,是乌克兰跟一些欧洲国家一起弄的,想按“停火-解绑-保障”的步骤来,结果俄方不接受顿巴斯的安排,直接给否决了。 专家都说,领土争议怕是当前最大的拦路虎,只要这个问题没共识,其他调解方案都白搭。
安全保障方面的分歧也不小,俄方说反对北约参与,想让土耳其、以色列那些非北约国家牵头,可乌克兰不乐意,非要美国、英国这些西方国家给“有法律约束力”的承诺,就像以色列跟美国那样的同盟关系。 这俩边的诉求差得太远,一时半会儿根本谈不到一块去。 而且回头看2015年的明斯克协议,当时也定了不少条款,结果因为没执行机制,最后成了一纸空文,俄乌双方还互相指责对方违约,有了这前车之鉴,现在双方更不敢轻易让步了。
俄乌想实现和平,得跨过领土争议、安全困境、大国博弈这三道坎。 德米特里耶夫这次访美虽然释放了和平信号,但后续能不能推进,还得看美俄能不能放下各自的小算盘,美国别光想着选举和欧洲霸权,俄罗斯也别只盯着核心利益不放,乌克兰更得在立场上找个平衡点。 中方之前提的“四个应该”原则,说要尊重主权、摒弃冷战思维、停火止战、启动和谈,其实是个不错的思路。
毕竟打了这么久,不管是俄罗斯、乌克兰,还是周边国家,都受够了冲突的影响,只有真正坐下来平等对话,才能给欧洲乃至全球带来持久的安宁。
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